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培训 >

坚定地行走在“文化耕种”的原野上

2019-06-14 12:42 编辑: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原标题:坚定地行走在“文化耕种”的原野上

教育给予受教育者更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求欲热情、对成长的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身为职教人的海宁卫生学校始终把育人文化建设作为首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作为一所中本及中高职衔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医药卫生岗位培训、社会健康促进教育、养老护理培训等为一体的医药卫生健康类专门化学校,从文化建设的深度定站位、温度定品质、梯度定路径,形成海卫特有的文化“味道”。

红色里孕育天使情感

厚植文化深度

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厚植的土地非常重要,海宁卫生学校在对校本文化追根溯源,进行思考。建设符合新时代特色、又与本校的专业实际相对接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溯源:海宁地处嘉兴,中共一大的诞生地,2005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

正本: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新一届中央领导专程前往上海和嘉兴,回顾建党历史。一大建党时的初心与使命,与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形成历史呼应。“红船精神”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正成为新时代的呼唤和坚持,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厚植:通过寻找“红色文化”与天使文化的极佳契合点,探索出融红色于天使情感特色的海卫校园文化,一艘红船,代表着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袭白衣,代表着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使命。是医护工作者的守护生命初心。弘扬“红船精神”与“天使文化”建设在育人的目标上有着高度的契合。

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融合校园天使文化,将学生培育成拥护党,理想坚定,职业使命感强,“勤于学习,精于操作,善于沟通,甘于奉献”的卫生健康人才。

视听闻涵养家国情怀

感知文化温度

真正属于一所学校的特质文化,需有意识培育,用心去涵养。海宁卫校的天使文化有温度,蕴含着家国情怀,体现着人文关怀,提升着师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孕育着文化自信。

眼之所触皆文化:建设卫生健康特色的文明校园,校园文化的气息一定要浓郁起来,突出红色传承、突出职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天使文化的三大基因要素“选择了海卫、就选择了奉献”“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追求卓越,铸就品牌”,塑造了海宁卫校天使文化的“第一符号”。能让师生们一下子就记住这所学校。以“一校一品”整体系统性文化建设与“一班一舍一品”的特色性文化建设相互交映。在每个学生的视野范围内,每个角落,都体现着专业与育人文化的融合,新时代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家国情怀与海卫天使文化的结合。

所听所闻皆文化:建设文化厚重的文明校园,更根本的,要看学生日常生活方式里的文化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和释放。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就像土壤,要重耕耘、重浇灌。一是每天美文晨读,可以是《三字经》《弟子规》,更可以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有一切歌颂美的文章。让一天在美的颂扬中开启。二是每日的课堂中不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开设专题的“天使情、红船心、青春志”主题红课。三是每周社团及活动各有特色,就医帮帮团,养老敬老志愿者,红歌唱,经典颂等等。四是每年的大型主题活动引领其中,南丁格尔传光授帽仪式,职业素养大赛等。让有益的活动滋养心灵,让志愿服务成为习惯,让文化在日常中温润。

温暖又不急躁,厚重又不沉重,一切只有恰恰好,不断增加学生对自身校园文化的情感认同,自然就会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的同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术”里滋长医护素养

传承文化梯度

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一所卫生健康类专门化学校,将校园天使文化之“奉献、重托、品牌”三基因要素,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特色的“三术”文化梯度建设路径。

1.勤学精技习“医术”,育专业人

勤于学习,夯实文化基础:学校积极响应中职课程改革,实施“大类融通,多次选择”的课改方案,实现分学期选课、先学后择专业的目标。第一学期以专业大类组班,共同学习文化基础课,并同时开设文学、书法、艺体等方面的选修课,增强学生人文素养;随后进行专业选择,优化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模块+自选课程模块”的任务模式为基础,建立公共基础课与职业素养对接、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核心技能对接的课程体系,同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夯实人文科学基础。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