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培训 >

文化传统与生活智慧

2019-06-14 12:44 编辑: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但凡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话题的差异性,现代人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大都有着不可避免的距离感和生疏感。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问题尤甚。自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的取法向度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回顾历史,不容置疑的是,在遭遇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采取了诸多向西看、效法西方的应对策略。这导致我们从态度上、思想上、行动上,都呈现出了忽视乃至敌视自身文化传统的倾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思想倾向事实上形成了很强的社会潮流。这其中,既包括像“五四”运动那样不得已而与传统文化的割断,也包括“文革”当中对古代文化盲目的大肆破坏。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度整体性地、灰暗沉寂地远离了我们;在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出现了既深且广的文化断裂。新时期以来,全民族振兴中华的愿望强烈,继之经济高速发展,民族自信渐渐得以重振,民众接续文化传统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日益深切地感受到,那些几乎被忘却的、来自传统文化深处的精神理念、审美意境、伦理道德,并没有真正掩埋于历史的尘埃,而是以某种文化符码的方式悄然隐没在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当中。对于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人而言,物质领域的不断丰沛并没有完全涵盖人的所有需求与向往。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消费与娱乐的不断升级,并不意味着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充分满足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冲突隔阂在现代化的当下,甚而愈加显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并且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上引发了强烈的震荡。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从《国宝探秘》到《国家宝藏》 ……悠久的文化传统犹如一股清泉,在现代传播媒体的助力下,流向千家万户。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朴实真切的方式,进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不断充实、提升着当下的精神空间。当然,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除了要不断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清理与反思。所以,如今,俯下身子去翻检、审视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的一种需求,更是出于民众真实而迫切的内心需要。

  就普通人的期待而言,我们所要汲取的精神营养,当然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精华”而非“糟粕” 。“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说法成立的前提,是要在传统文化当中,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有目的的认真选择。我们当今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当中,那些富含正义、善意、智慧等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因素的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那些对于社会的文明、稳固、凝聚,具有积极作用的因素。当然,并非产生于晚近的文化一概不及传统文化,我们所以要对传统文化给予特殊的尊重,是因为,传统文化经历了相对漫长的时间考验,其所具有的正向因素的能量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证实与确认,认同度高,这是它独特的优长。无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要么是盲目,要么是短视。客观地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确实存在着历久弥新的东西,存在着在认识水平上不易超越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些璀璨的文化传统的世代流布,中华民族才得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饱受劫难而延续至今。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礼乐文化的典章制度、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道家修养的隐逸超脱、佛学经典的慈济普度……都构成了中华文化宏阔宽和、绵延持续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流韵广远,不仅覆盖了整个中华文明圈,更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淬炼出了稳固的价值观念,成为中华民族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谱系中,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彼此依存。文化教养的关键是个人的修养,而个人修养又由内及外地辐射到家庭、社会与国家。就此而言,内涵是外延的基础,文德是武功的基础。这种文化与价值的同心圆不仅延续了传统,更开拓了疆域,使得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在几千年间未曾断绝。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隔阂的。家国情怀与日用洒扫之间是彼此贯通的。因此,传统文化的要义不仅能够贯穿于政治社会空间,同时也能贯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生活智慧”的典范。就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参悟而言,不管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会对其进行执着往复的探索。毕竟,在人的一生之中,春夏秋冬、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的种种境况,古今其实并无太多的不同。面对古今恒有的“不得意之事” ,面对古今同一的生命逆旅与挫折,我们不仅能听到悲声嗟叹,同时也能听到壮语豪言。这就是为何我们听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叹息时难免悲戚与共,而当我们听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昂扬词句之时,亦会欣然所动,备受鼓舞的原因。在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典中,我们可以获取无数的这样的教益与感动。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