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培训 >

教育游戏助力品质培养iEnglish全国ETP大赛诠释新价值

2022-05-27 13:34 编辑:安安 来源:华夏教育时报

“教育游戏”正成为教育升级发展新趋势和新方向。

由波士顿科学博物馆等非营利组织开发游戏公司Roblox投资三款教育游戏将于今年正式发布,并将以非营利性质走进学校和课堂。这三款教育游戏将用于协助教授机器人技术、太空探索、计算机科学、工程和生物科学等课程。

相关研究表示,教育游戏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游戏本身提供的乐趣,激发学习者参与热情学习动机、自我满足、肾上腺素、创造力、社交互动和情感等,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博士在相关论著中表示,教育游戏是“将生命的体验与乐趣变为学习的目的与手段的一套工具和方法论”。教育游戏试图将学习者的发展回归到人发展的自然形态,是尊重人的发展自然规律的。

当前,教育游戏在国内也有诸多的实践和应用。今年三月初以来,由教育科技公司托普朗宁发起的第二届“玩转英语,用iEnglish”全国ETP大赛,就获得了超过20万孩子的报名参与。

据了解,ETP全称English Through Play,是内置在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中,寓教于乐的内容板块,顾名思义是“玩中学”的内容,被称为英语版的“大家来找茬”。

打开ETP板块,孩子可以在系统真人发声(单词或者词组的读音)、实物以及实物图形化的信息环境中,将声音信号和实物、图形不断匹配,不间断的输入到大脑中,直至这些信息在大脑中自然结合,形成理解和认知,然后手指轻触系统中的图形完成练习动作。这些理解和认知,沉淀在用户大脑中,无须“翻译”过程,直接输出和应用,贴合语言习得的母语化思维。

而“母语式学习解决方案”正是iEnglish创新性提出的全新理念,倡导的是在真实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间断的进行海量可理解性的输入输出练习,这也是习得一门语言的唯一正确方式。

据iEnglish相关负责人介绍,iEnglish全国ETP大赛活动就是基于ETP板块设计推出活动共分为排位赛、复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参加一场比赛,孩子可以认识11个单词,排位赛每周有14场比赛,这意味着在第一阶段,孩子们就可以学到近2000个英语单词,这一数字在复赛和决赛阶段还会增长。

经过十余周的 3V3 PK,第二届iEnglish全国ETP大赛排位赛还剩下最后4个周末8个比赛日的赛程。这期间,赛事冠军队几易其主,竞争激烈、精彩纷呈。

而在“玩中学”的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不断成长,坚持学习、团队作战、追逐梦想,多项品质得以培养,诠释了iEnglish全国ETP大赛举办的初衷。

“玩中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的认知,这种经历,都能化为细微的变化,融入孩子的品质和性格中。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配合ETP底层的学习逻辑,在孩子成长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重要的语言学习和启蒙作用。ETP的形式很特殊,有对局有竞争有对手有队友,在各种元素的环境中,帮助孩子磨炼品质和能力。

首先,ETP练习,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世界天真无邪,充满很多别致的想法,激发想象力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ETP的图画,每一张都精心设计。图片中的隐藏物品,由实物幻化为较抽象、模拟状态,利用形状和颜色隐藏图片中。孩子在不断的寻找中发现,颜色不是限制,勺子可以隐匿窗户的一部分,天马行空的搭配,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其次,ETP大赛是一项周期性的活动,考验孩子的团队协作和坚持力。在日常阅读中,iEnglish也倡导家长陪伴孩子每天连续不断的坚持不低于30分钟的阅读练习。

当在ETP对局中,时间飞逝,充满趣味但又具有一些挑战性,孩子积极寻找每一个可能,求胜的意愿逐渐强烈。有胜利,也有失败,失败后的胜利,都会让孩子渐渐明白,再坚持一下,就有胜利的机会。而在对弈的坚持中,孩子也会慢慢感受到词汇量的积累。

第三,团队协作,利于培养孩子的领导力。领导力不是天生的,是塑造出来的。3V3对战,在快速紧张的氛围中,勇敢的表达是对孩子的一次挑战。与自己独处不同,多人竞争意味着团队的协同和策略的选择。孩子会明白,越多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越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最后,就是成长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每一个在ETP对战精力集中瞬间、每一次队伍的融合和交流,每一次成功,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iEnglish全国ETP大赛不仅给孩子们一种科学的英语学习方式,一次在寓教于乐的比拼中结识朋友、锻炼勇气、学会坚持积累知识追求梦想的机会同时也为教育游戏和未来教育的发展写下新的注脚。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