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培训 >

从“露天电影”到“文化自信”金融助力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2021-10-12 16:06 编辑: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从“露天电影”到“文化自信”金融助力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上映4个小时过亿元,25小时过3亿元,46小时过5亿元……2017年10月26日,《战狼2》最终以56.81亿元人民币票房收官,问鼎中国电影票房冠军,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就一个字,燃!”

  80后北京小伙张鑫说,一个“燃”字,足以表达《战狼2》所带来的观影感受。影片的燃点的确很多,可直接看到的,是酣畅淋漓的精彩打斗,一个个拳拳到肉的动作设计、一场场子弹横飞的枪战较量,看得人大呼过瘾。

  那些看不到的燃点,则是影片所传递的“中国能量”。 “这部电影的热映如同中国军人形象与国家实力在国际社会的一次‘路演’。” 业内人士评价道,透过这场“路演”,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世界宣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中国电影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 时代赋予了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

  国运昌则文运盛。走进新时代,文化产业正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在不断完善的文化金融政策体系引航下,多彩的文化金融服务正为蓬勃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捧出一汪活水。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影业

  “一片空地架起放映机,两棵树间挂上白帆布,随着一束强烈的光映到帆布上,1、2、3……一串数字之后,一场电影就正式开始了。”60后的“资深影迷”孙春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让他难忘的童年记忆莫过于在星空下看场露天电影了。

  “露天的场地,没有电影院之说,最重要的一点,那是免费的。”孙春奇说,虽然条件简陋,但每一次看电影都让人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记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电影院成了当之无愧最火爆的文化场所。当时,从5分钱到2角5分钱不等的一张电影票价格,对于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而言,属于并不低的额外消费,但这并不妨碍老百姓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5分钱能买几斤青菜,够一家人吃上一个礼拜,但抵不过看一场电影的吸引力。”孙春奇说。

  有数据统计,1979年,中国电影产量只有50多部,观影人次却达到293亿人次,相当于每天有7000万人次进入电影院。人们为了买到电影票,不得不通宵排队。能在电影院工作的售票员,都成了当时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据职业生涯长达38年的导演黄建新回忆,电影业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晚的领域之一,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制片厂也只有16家。在彼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投资是电影发展的绝对主力。

  “所有的电影都是按国家计划。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国家划拨一部分,企业向银行贷款一部分。”黄建新说。

  转轨始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

  在此背景下,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大大推进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国有资金已经不能满足电影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外来资金的补充。随着电影业的投融资政策相继出台,政策的放开促使系统外国有资本、民营社会资本、海外资本纷纷涌入,电影业的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对于允许民营资本进来,当时的说法是‘摸着石头过河’。事实证明,市场打开以后,真正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黄建新说。

  千禧年后,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一派海纳百川、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商业化、大制作的《英雄》初露峥嵘,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电影业开始朝着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随后,《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类型电影次第涌现,以小博大;《战狼2》《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主流大片将爱国情怀与军事动作类型相融合,寻求主流价值表达与商业元素的最大通约性……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